中国场景的跨文化解码
中国场景的跨文化解码
价格 免费
2025.09.12 ~ 2026.01.17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建议每周学习2小时
  • 280人已参与

第1次开课

开始:2025-09-12

截止:2026-01-17

课程已进行至

8/19周

成绩预发布时间 未公布

教学团队

北京外国语大学
教授

课程特色

文档(16)
视频(15)
讨论(8)
课程概述
随着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文化交流领域的影响力持续提升,中外人员往来日益频繁。每年数百万外籍人士前来学习、工作、生活,在日常场景中常遭遇“文化困惑”:在黄山云海前,不解为何大家执着于用统一镜头定格风景,整齐排队拍摄“同款照片”;坐在商务宴席上面对满桌佳肴,纠结于热情劝菜时该欣然接受还是委婉谢绝......这些浸润在日常的中国交际场景,看似寻常,实则是承载着千年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逻辑的“密码本”。 如今,一门专为破解这些“文化困惑”打造的慕课来了!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李莉文教授精心研发的“中国场景的跨文化解码”慕课,作为平台首门聚焦“当代中国场景”的深度跨文化课程,以专业视角剖开现象表层,直抵文化内核,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起一座“理解桥梁”。
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课程围绕中国当代社会的常见交际场景,以外国学生们的交际困惑为切入点,通过“现象呈现一文化解码一理论联结”的三阶架构,深入剖析中国社会文化现象。课程总计8个单元,具体如下:1)数字支付与消费文化;2)中国文旅场景的数字化实践;3)中国城市生活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实践;4)公共社交与群体互动;5)中国校园的管理智慧;6)商务礼仪与职场文化;7)商务沟通与团队协作;8)家庭文化与人际交往。

 

【课程说明】

本课程每两周更新一章节内容。

This course updates with a new chapter every two weeks.

 

【主讲团队】

李莉文: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秘书长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成员。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美国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 项。荣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主讲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

课程目标
  • 知识维度:系统掌握中国高频场景背后的文化逻辑,理解 “无现金支付” 的系统信任、“集体打卡” 的身份认同、“职场礼仪” 的秩序尊重,洞悉当代中国社会 “传统与现代交融” 的核心特质;
  • 技能维度:提升在华生活、工作、社交的实践能力,面对 “职场沟通”“家庭交往”“商务往来” 等场景时,能精准把握行为边界,避免文化误解,从容应对各类跨文化互动;
  • 思维维度:培育 “跨文化解码思维”,不仅能读懂中国场景,更能举一反三,理解不同文明的价值差异,从 “文化适应者” 成长为 “文明对话者”,为中外文化交流注入理性与温度。
适合人群
  • 在华外籍学习者与从业者:留学生、外企员工、外派人员、涉外导游等,渴望深入理解中国日常场景,让在华生活更顺畅、工作更高效;
  • 中外文化交流推动者:外贸人员、国际教育工作者、外交事务从业者等,需要精准把握中国文化内核,让跨文化沟通更具深度与说服力;
  • 全球中国文化爱好者:希望通过日常场景,触摸真实、立体、鲜活的当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