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说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英汉双语读解
习“语”说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英汉双语读解
价格 免费
2025.09.03 ~ 2026.01.04
  • 西北师范大学
  • 建议每周学习2小时
  • 72人已参与

第1次开课

开始:2025-09-03

截止:2026-01-04

课程已进行至

4/18周

成绩预发布时间 2026-01-03

期末考试截止时间 未设置

教学团队

西北师范大学
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
副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
副教授

课程特色

视频(15)
作业(15)
考试(1)
课程概述
本课程依托于外研社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设计而成。本系列慕课共十五讲,涵盖教育改革、文明交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教育公平等内容。旨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中重要论点,实现单模态书面学习向多语多模态视听学习的转变,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有效传播方式与路径。

通过课程建设、载体创新、视频宣讲等手段,构建师生“乐讲善讲”、受众“乐学善学”的多模态学习氛围,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培养出“精语言、晓文化、懂教育、善教学、能翻译、会传播”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卓越英语人才。

 

【课程特色】

1. 首创性:首次以中英文双语微视频形式进行解读阐释,在国内高校尚属首次,是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国际传播的有益尝试。

2. 实践性:拟拍摄系列慕课,注重体现宣传工作时度效要求,注重体现受众思维和现代传媒技术手段的运用。以“UMOOCs”、“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为网络传播平台,有利于营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思想学习的浓厚氛围,是实现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的创新探索。

3. 有效性: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的双语研读和学习,帮助高校师生精准掌握了许多中国特色核心概念的英文表达,不断提升政策水平与翻译水平,提升进行中国文化外宣的精准表达能力,为讲好中国故事奠定语言基础。

4. 公认性:拟拍摄慕课内容全部选自《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中英文版),确保语言文字翻译精准,表达准确规范。契合了学习强国平台传播的内容定位和受众定位,上级宣传部门、党员干部和高校师生认可度高,传播的社会效益良好。

5. 融合性:学生主播均为英语类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思政教育元素。同时,这些慕课的专业应用面广泛,在研究生《国策与省情》《外宣翻译》《中国特色话语外译》,本科生《翻译》《外事英语》《演讲与辩论》《大学英语》中均得以拓展。

 

【主讲团队】

曹进:现任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硕士,英语执行导师。甘肃省教学名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院系联盟副理事长。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国家级一流课程《英语文学通识》负责人,甘肃省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认证与教材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涉外应急语言服务基地主任,甘肃省大学外语研究会副会长。

曾任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总公司驻津巴布韦分公司首席翻译。兼任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CATTI杯”全国翻译大赛组委会专家顾问、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服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符号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师范院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先后三次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甘肃省第十二次、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第十五次、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甘肃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厅级奖。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甘肃省优秀学位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西北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全国专业竞赛大奖,甘肃省第十四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在《中国翻译》《中国外语》《英语研究》《外语电化教学》《国际安全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界》《电化教育研究》《新疆社科》《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核心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编词典1部,出版专著、译著、教材17部,计算机软件著作2项,撰写《剑桥应用语言学年度评论》3部著作的导读。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项目、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研究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国家语委科研基地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重点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西北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等40余项。

王国礼:甘肃陇南市人,博士,副教授,现任西北大外语学院英语系主任。主讲《比较文学概论》《英语文学通识》《美国文学史》等课程。先后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10篇,出版专著1部、译著2部、教材2部、主持教育部、省级科研项目3项。

杨保林: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合作交流处副处长,国家级一流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甘肃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国际经贸交流外语服务基地主任。曾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习。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与国际交流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专(译)著及教材6部,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教学科研奖励30余项。研究领域涉及英语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主要讲授《英语文学通识》《美国文学》《澳大利亚文学》《当代中国特色话语外译》等本科及硕士课程,指导英语文学、MTI(笔译)及学科教学(英语)方向硕士研究生,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

宁振业: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翻译及教学研究工作,曾赴英国阿伯丁大学和波黑萨拉热窝大学孔子学院工作访学。

郭亚文: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MTI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教学、翻译技术、典籍翻译等。

朱晓娟:女,1980年2月出生,汉族,江苏邗江人,中共党员,硕士,讲师。现任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负责学生思政教育。

课程目标
  • 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
  •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 培养“精语言、晓文化、懂教育、善教学、能翻译、会传播”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卓越英语人才。
适合人群
  • 各高校各专业学生
  • 所有学习者
评分标准
课程最终成绩由如下内容组成:
1)作业占总分35%,成绩是全部作业的平均分,未做记0分;
2)期中/期末考试占总分30%;
3)视频课时占总分35%,观看完全部视频即可获得满分;
本课程成绩60分为合格,成绩预计公布时间为2026-01-03。祝大家都能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