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吉林——英语话吉艺
价格 免费
2025.08.01 ~ 2025.12.28
  • 吉林外国语大学
  • 建议每周学习2小时
  • 14人已参与

第1次开课

开始:2025-08-01

截止:2025-12-28

课程已进行至

3/22周

成绩预发布时间 2025-12-27

期末考试截止时间 未设置

教学团队

吉林外国语大学
教授
吉林外国语大学
副教授
吉林外国语大学
副教授
吉林外国语大学
讲师
吉林外国语大学
讲师

课程特色

视频(40)
讨论(10)
考试(11)
课程概述
本课程依托于外研社出版教材《大美吉林——英语话吉艺》设计而成。课程将带您开启一场探索吉林省传统手工艺魅力的文化之旅。这些巧夺天工的技艺,既是吉林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本课程以英语语言为载体,以中华文化为内核,涵盖了东丰农民画、德惠草编、松花砚、查干湖鱼皮画、朝鲜族刺绣、满族手撕剪纸、木版年画、浪木根雕、通榆蛋雕、白城芦苇画十大主题。
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吉林省传统手工艺承载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话吉艺》慕课以英语为媒介,以吉林省十大传统手工艺(东丰农民画、德惠草编、松花砚、查干湖鱼皮画、朝鲜族刺绣、满族手撕剪纸、木版年画、浪木根雕、通榆蛋雕、白城芦苇画)为核心内容,旨在推动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1)促进地方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增强文化自信
本课程以英语为载体,向全球学习者介绍吉林省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助力中国地域文化“走出去”。通过数字化慕课的形式,突破地域限制,让世界更直观地了解吉林文化的魅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提升学习者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推动跨学科融合,创新英语教学模式
课程将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播相结合,使学习者在提升英语能力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国吉林省传统工艺的历史、技艺及文化内涵。这种“语言+文化”的教学模式,既丰富了英语教学的内容,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3)助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服务地方文化发展
通过数字化手段记录和展示吉林省传统手工艺,本课程为传统手工艺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新途径。同时,课程可吸引更多国内外受众关注吉林文化,促进文旅融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4)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推动终身学习
慕课形式灵活、受众广泛,既适合高校学生选修,也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课程通过生动的视频讲解、互动练习和文化拓展,激发学习兴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承。

 

【课程特色】

本团队制作的慕课内容逻辑清晰,每个单元依据主题内容设置了三个学习模块:起源与发展、艺术特点及主要成就对单元主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阐释。《英语话吉艺》慕课的建设,不仅是对吉林省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更是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实践。课程以语言为桥,以文化为魂,让世界听见吉林的声音,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

 

【主讲团队】

刘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英语文学导论》、《英语文学作品选读》、《高级英语》等课程,主持各级教科研项目10余项,省级以上教学竞赛获奖10余项,指导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英语技能竞赛中获奖。

 

田慧: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英语语言学导论》、《高级英语》等课程,省级以上教学竞赛获奖10余项,主持各级教科研项目10余项,指导多名学生在各类英语技能竞赛中获奖。

 

刘北方: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综合英语》《中国文化概要》等课程。主持各级教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省级以上教科研论文10多篇。参加各级教师教学竞赛、获奖10多项。指导多名学生参加英语竞赛获各类国家级、省级奖项20多项。

 

邹红:讲师,硕士。主讲《英语写作》、《综合英语》等课程,近三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 15篇,主持各级教科研项目8项,指导多名学生在各类英语技能竞赛及师能竞赛中获奖。

 

李尚莹:讲师,主讲《英汉/汉英笔译》、《综合英语》等课程,主持省级教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课程目标
  • 促进地方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增强文化自信
  • 推动跨学科融合,创新英语教学模式
  • 助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服务地方文化发展
  • 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推动终身学习
适合人群
  • 本科一年级、二年级学生
评分标准
课程最终成绩由如下内容组成:
1)平时测试占总分20%,成绩是全部测试的平均分,未做记0分;
2)期中/期末考试占总分30%;
3)视频课时占总分30%,观看完全部视频即可获得满分;
4)课堂讨论占总分20%,参与课堂讨论,回复6次即可获得满分;
本课程成绩60分为合格,成绩预计公布时间为2025-12-27。祝大家都能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