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应用
价格 免费
2025.03.04 ~ 2025.06.29
  • 南昌大学
  • 建议每周学习2小时
  • 13人已参与

第1次开课

开始:2025-03-04

截止:2025-06-29

课程已进行至

12/17周

成绩预发布时间 2025-06-28

教学团队

南昌大学
教授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课程特色

视频(45)
PPT(12)
考试(13)
课程概述
课程系统性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核心理论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实践应用。课程内容从人工智能的基础概念和技术出发,逐步扩展到其在智能生活、交通、教育、设计、医疗、制造和科学研究等前沿领域的应用。本课程旨在深化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智能科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本课程承诺紧跟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发展,定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优化。我们将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技术进展、行业案例和教学技术,确保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通过这种方式,课程能够不断适应技术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课程特色】

本课程精心构建了一个全面且多元的科技教育知识体系,覆盖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传统与前沿应用、智能生活、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能设计、智能医疗、智能制造以及人工智能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深度挖掘并展现了科技的精华。我们采用混合式教学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不仅传递理论知识,更重视学习者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感受,以此加深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情感认同。集结了一支由行业专家和学者组成的权威教学团队,并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确保了教学的高品质和实际效果。在传授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本课程也鼓励学生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传统技术与现代智能技术的有机结合,为科技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获得对人工智能深刻的认识,并在创新中传承,成为科技的传播者和创新者。

 

【主讲团队】

邱璟:南昌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带头人,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教育部第二批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带头人,南昌大学教学名师,江西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负责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江西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评委,江西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美协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课程思政教学、文化素质教学指导美术与设计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迄今获江西省本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100余项。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20余部。迄今主持并主讲了9门跨学科、线上线下相结合,并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项目平台、新华网新华思政平台、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等多家平台上线运行的精品课程及国际课程。

 

钟运健: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江西省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项目;在北大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出版专著及教材多本。

 

宋志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南昌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西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专委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多次荣获南昌大学学生工作先进个人、就业工作先进个人,荣获南昌大学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系列工作杰出贡献奖、南昌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突出贡献个人等荣誉。指导的作品荣获第七届中国高校电视奖一等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谢浩宇: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  迄今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竞赛等级奖十余项,其中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全国三等奖、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全国二等奖和全国三等奖、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

 

许广浩:男,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迄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主持或参与艺术类重点课题3项;申请个人专利2项;获得国家级、省级设计类比赛奖项若干。

 

程嘉威: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大学美育》等多本教材参编,为多门在线开放课程团队成员,所参与的课程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多项荣誉。

课程目标
  • (1)知识传递:在人工智能教育中,大学生应掌握AI的基础知识和关键技术,以适应未来社会。他们需要了解AI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广泛应用,探索其在智能生活、交通、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学生将学习如何用AI技术提升生活质量、改变出行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精准匹配、助力自动化设计流程、以及在医疗和制造业中的应用。这样的教育将帮助学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 (2)技能培养:在人工智能教育中,大学生需要培养关键的技术应用能力,包括编程、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他们还应该学习如何利用AI进行艺术创作,发展创新思维来解决复杂问题,并掌握评估人工智能产品用户体验的方法。此外,学生将通过实践提升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为将来的技术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 (3)在人工智能教育中,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与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具备技术鉴赏能力和对科技进步负责的社会成员。本课程不仅传授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包括人工智能的定义、起源与发展,还涵盖了人工智能的数学基础、基础模型和编程基础。学生将学习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如智能生活、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能设计、智能医疗、智能制造等,以及人工智能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 (4)德育目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技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在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深刻理解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德育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双刃剑特性,学会负责任地使用技术,尊重数据隐私,保护用户安全,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促进公平和包容。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够在技术创新中坚守道德底线,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适合人群
  • 所有学习者
评分标准
课程最终成绩由如下内容组成:
1)平时测试占总分40%,成绩是全部测试的平均分,未做记0分;
2)期中/期末考试占总分30%;
3)视频课时占总分30%,观看完全部视频即可获得满分;
本课程成绩60分为合格,成绩预计公布时间为2025-06-28。祝大家都能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