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
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
价格 免费
2025.04.15 ~ 2025.08.22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建议每周学习1小时
  • 89人已参与

第1次开课

开始:2025-04-15

截止:2025-08-22

课程已进行至

2/19周

成绩预发布时间 2025-08-21

教学团队

北京外国语大学
教授
广西医科大学
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
副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
讲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讲师

课程特色

视频(44)
文档(20)
考试(9)
课程概述
本课程依托于外研社出版教材《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教程》设计而成,内容适用对象为英语相关专业(特别是翻译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同时也适合大学英语翻译实践相关教学任务。本课程旨在全面介绍中国时政文献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特色,系统说明中国时政文献翻译的基本原则与主要策略,强化中国时政文献翻译实践的策略意识,提高国际传播导向的翻译实践能力,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专业本领的新时代高素质翻译专业人才。
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本课程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介绍,整体说明中国时政文献翻译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强调中国时政文献翻译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第二部分系统说明中国时政文献的语言特点,为后续基于语言特点的翻译转换做好准备;第三部分全面梳理中国时政文献翻译策略的体系性和专业性,突出翻译实践策略意识的重要性;第四部分全面学习主题思想内容,突出基于思想主题的翻译策略学习。

 

【课程特色】

主题内容突出: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内容,强调主题思想学习与翻译技能培养“双规融合”。

语言分析全面:系统说明中国时政文献的语言特点,强调词语、句法、语篇、叙事的综合理解,为后续翻译实践及策略应用提供扎实语言基础。

策略讲解透彻:强调基于翻译实践、面向翻译实践的策略分析,突出中国时政文献翻译策略的系统性和操作性,凸显翻译策略意识。

逻辑结构合理:先明确中国时政文献翻译的重要性、特殊性与规范性,再系统介绍中国时政文献的语言特点,同时强调翻译策略的系统性与实用性,最终突出翻译策略在中国时政话语对外传播中的作用,文本特性、翻译实践、策略意识、国际传播实现有机协调。

 

【主讲团队】

张威:北京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语料库翻译研究、翻译与跨文化传播、中国话语对外译介。

黄长齐:外文出版社译审,中国党政重要文献英文翻译审定稿专家。

蓝岚:广西医科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史、翻译教学。

邓小文: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口译实践与教学。

王海若: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口译实践与教学。

闫晓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与国际传播。

强晓:复旦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典籍英译。

课程目标
  • 全面了解中国时政文献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特色;
  • 充分认识中国时政文献翻译的基本原则;
  • 熟练应用中国时政文献翻译实践的主要策略;
  • 有效提高中国时政文献翻译实践能力;
  • 理性评价中国时政文献翻译与国际传播的复杂性。
适合人群
  • 英语专业与翻译专业学生;
  • 大学英语阶段非英语专业学生
评分标准
课程最终成绩由如下内容组成:
1)平时测试占总分30%,成绩是全部测试的平均分,未做记0分;
2)期中/期末考试占总分30%;
3)视频课时占总分40%,观看完全部视频即可获得满分;
本课程成绩60分为合格,成绩预计公布时间为2025-08-21。祝大家都能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