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歌曲欣赏
价格 免费
2025.02.10 ~ 2025.06.29
  • 河北师范大学
  • 建议每周学习2小时
  • 457人已参与
课程已结束,不允许加入和购买

第5次开课

开始:2025-02-10

截止:2025-06-29

课程已进行至

20/20周

成绩预发布时间 2025-06-26

期末考试截止时间 未设置

教学团队

河北师范大学
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副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副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讲师

课程特色

视频(26)
考试(11)

《El Condor Pasa》

By 刘硕美 06-11 37次浏览

评论《El Condor Pasa》——安第斯山脉的哀鸣与全球化时代的乡愁密码

作为秘鲁作曲家丹尼尔·阿罗米亚·罗布莱斯(Daniel Alomía Robles)1913年创作的经典作品,《El Condor Pasa》(《雄鹰飞过》)以悠扬的排箫旋律和五声音阶结构,成为南美洲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文化大使。歌曲通过模拟安第斯神鹰(Condor)的飞行轨迹,以盘旋上升的乐句和突然下行的叹息音型,构建起对殖民伤痕与自然崇拜的双重叙事。西蒙与加芬克尔1970年的英文改编版(加入“I'd rather be a sparrow than a snail”的哲思歌词)使其获得跨文化生命力,但同时也引发“文化挪用”争议——当北美民谣歌手用英语演唱印加帝国的悲怆时,是否稀释了原作的反殖民内核?

音乐学分析显示,原版采用秘鲁传统“Yaraví”哀歌体裁,6/8拍与3/4拍的交替节奏隐喻着印第安文明的断裂与延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年将《El Condor Pasa》列为秘鲁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该曲在旅游商业中的滥用(如酒店背景音乐)正使其面临“博物馆化”危机——当排箫声沦为异域风情消费品,歌曲中“飞越马丘比丘废墟”的原始悲悯还剩几分?

提问: 在全球音乐产业“文化采风”愈演愈烈的今天,《El Condor Pasa》这类民族经典该如何平衡“世界化传播”与“本源守护”?是否应该建立国际公约来规范非原生态改编作品的伦理边界?

0 回复

  • 还没有回复,赶快添加一个吧!

添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