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歌曲欣赏
价格 免费
2025.02.10 ~ 2025.06.29
  • 河北师范大学
  • 建议每周学习2小时
  • 457人已参与
课程已结束,不允许加入和购买

第5次开课

开始:2025-02-10

截止:2025-06-29

课程已进行至

20/20周

成绩预发布时间 2025-06-26

期末考试截止时间 未设置

教学团队

河北师范大学
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副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副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讲师

课程特色

视频(26)
考试(11)

《Edelweiss》

By 刘硕美 05-14 77次浏览

作为《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中*动人的插曲之一,《Edelweiss》以其质朴的旋律和深沉的情感,超越了音乐剧的框架,成为跨越时代的文化记忆。尽管常被误认为奥地利传统民谣,这首歌实为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dgers)和词作者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专门为1959年音乐剧创作的原创作品。歌曲以阿尔卑斯山的小白花——雪绒花(Edelweiss)为意象,通过简洁的三拍子华尔兹节奏和近乎童谣的旋律结构,将个人对故土的眷恋升华为对和平与自由的普世渴望。

从音乐性上看,《Edelweiss》的编曲极尽克制:古典吉他的分解和弦伴奏搭配人声的柔和线条,营造出私密而神圣的氛围。歌词中“Small and white, clean and bright”的反复吟诵,既是对自然之美的礼赞,也暗含战时奥地利人对国家纯洁性的坚守——这一双重解读使歌曲在剧中上校一家面临纳粹威胁的语境下更具震撼力。据统计,这首歌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翻唱版本超千种,从民谣歌手到交响乐团均赋予其不同色彩。

然而,《Edelweiss》的广泛传播也带来文化认知的模糊化:当它成为“奥地利音乐”的象征时,是否掩盖了其作为美国音乐剧产物的本质?这种“被传统化”的现象,反映了文化符号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何种演变?

问题:当艺术作品(如《Edelweiss》)因极强的感染力而被误认为“传统遗产”时,这种误解是削弱了作品的原创价值,还是反而证明了其成功融入了集体记忆?我们应如何平衡对作品本质的认知与其衍生出的文化意义?

0 回复

  • 还没有回复,赶快添加一个吧!

添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