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歌曲欣赏
价格 免费
2025.02.10 ~ 2025.06.29
  • 河北师范大学
  • 建议每周学习2小时
  • 457人已参与
课程已结束,不允许加入和购买

第5次开课

开始:2025-02-10

截止:2025-06-29

课程已进行至

20/20周

成绩预发布时间 2025-06-26

期末考试截止时间 未设置

教学团队

河北师范大学
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副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副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讲师

课程特色

视频(26)
考试(11)

《Stronger》

By 刘硕美 05-14 71次浏览

Kanye West 2007年的现象级单曲《Stronger》不仅重新定义了嘻哈与电子乐的跨界融合,更成为21世纪流行文化中关于"逆境成长"的终极圣歌。采样自Daft Punk经典作品《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的机械人声hook,通过Glitch效果处理形成极具未来感的音墙,与Ye充满攻击性的说唱形成奇妙化学反应。歌曲制作上,Timbaland式的破碎节拍与欧洲电子乐的冰冷质感碰撞,创造出具工业美学的听觉体验——这种声音实验后来被Billboard评为"影响2010年代音乐制作的50个关键时刻"之一。

歌词层面,"That that don't kill me can only make me stronger"的尼采式宣言,通过Kanye对种族歧视、媒体争议等个人遭遇的指涉,升华为当代边缘群体的生存哲学。值得注意的是,MV中借鉴《阿基拉》的赛博朋克美学与日本武士意象,将"变强"的主题从肌肉层面的强硬拓展至精神层面的超越。据Spotify统计,该曲在2020年疫情期间播放量激增47%,印证了其在集体创伤时期的特殊治愈力。

但歌曲宣扬的"苦难崇拜"也引发思考:当社会系统性地制造不公时,"痛苦使人强大"的叙事是否可能沦为对结构性压迫的美化?

问题:在算法主导的音乐消费时代,《Stronger》这类具有复杂采样脉络的作品,其文化拼贴性是否正在被短视频平台的碎片化传播所消解?听众还能否感知到Daft Punk到Kanye之间的艺术对话?

0 回复

  • 还没有回复,赶快添加一个吧!

添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