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歌曲欣赏
价格 免费
2025.02.10 ~ 2025.06.29
  • 河北师范大学
  • 建议每周学习2小时
  • 457人已参与
课程已结束,不允许加入和购买

第5次开课

开始:2025-02-10

截止:2025-06-29

课程已进行至

20/20周

成绩预发布时间 2025-06-26

期末考试截止时间 未设置

教学团队

河北师范大学
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副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副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讲师

课程特色

视频(26)
考试(11)

Blowing in the Wind

By 王学有 05-14 53次浏览

飘荡在风中的永恒诘问——评《Blowing in the Wind》
 
《Blowing in the Wind》堪称音乐史上*具哲学深度与人文关怀的作品之一。鲍勃·迪伦以诗人般的笔触,用三个看似无解的疑问构建起歌词框架——“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炮弹要飞多少次,才能永远被禁止?”这些诘问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却将反战、自由、和平等宏大命题化作随风飘荡的哲思,叩击着每个时代听众的心灵。旋律采用传统民谣的质朴调式,口琴与木吉他交织出苍凉悠远的氛围,配合迪伦略带沙哑的嗓音,更强化了这种迷茫与追寻的情绪,使歌曲宛如一首献给世界的抒情诗。
 
半个多世纪以来,《Blowing in the Wind》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它不仅是20世纪60年代反战运动的精神旗帜,更超越时空成为人类对正义永恒追问的象征。其开放式的歌词创作手法,让每个时代、每个听众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解读,这正是作品*伟大的魅力所在。
 
问题:在歌词创作中,如何通过开放式提问引发听众的深度思考,同时避免因表意模糊而削弱情感表达的力度?

0 回复

  • 还没有回复,赶快添加一个吧!

添加回复